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党派团体史
中国共产党形成监督机制的历程
发布时间: 2017-07-06    作者:陈立旭    来源:党政研究 2017-05-08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教训催生了党内监督,但党内监督真正成型,则是江西苏区创造的"群众监督""权力监督""权利监督"三结合。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监督制度更细化,监督和惩处结合得更紧密。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强化党内监督,党中央于200312月颁布实施《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这个条例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渐凸显。为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全文见附件

   

  1. 中国共产党形成监督机制的历程_陈立旭.pdf
  1. 不断弘扬中国共产党的“和平基因”
  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双拥工作与一元化领导的强化
  3.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奋勇前进
  4. 何毅亭:努力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
  5. 中国共产党“四个自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6.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 刘仓:中国共产党反对官僚主义思想述论(1956—1966年)
  8. 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9. “唱衰共产党”之声为何一次次落空
  10. 中国共产党是汇聚起全民族抗战的核心力量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