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文化建设
中国新文化的基本品质与历史进程
发布时间: 2017-08-16    作者:朱寿桐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2017-01-16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中国新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吸纳外来文化的营养与资源,体现着亿万中国人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价值选择和人生倾向,并且以其特定的演进轨迹和发展成果丰富了人类现代文明。精神文化类型无疑是中国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决定新文化品性和质地的本体要素;制度文化类型是与精神文化类型密切相连的新文化时期社会文明范式的集中体现,它是新文化精神和品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中国新文化的历史形态包含各个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包括新文化在各领域各时期的文化成果。新文化的百年历程经过了"民主与科学"、"革命与自由"、"民族与民主"、"理想与斗争"、"改革与开放"、"多元和发展"等六大历史阶段。 

  全文见附件

  1. 中国新文化的基本品质与历史进程_朱寿桐.pdf
  1. 加强会计精神文化建设
  2. 构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精神文化高地
  3. 守住我们的精神文化
  4. 为精神文化进一步发展赋予新使命新要求
  5. 构筑精神文化高地 保持党的思想纯洁
  6. 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7.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
  8. 提高精神消费力的意义和途径
  9. 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10. 浅析设计文化的价值维度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