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政治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在哪里?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1/06    来源:苏州日报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方世南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历史任务,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表明“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这为我们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在哪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就强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所对应的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和整体进步上,强就强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指向的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生态权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上。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就强在经济实力强。经济实力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显著标志,富强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提升和进步上,从GDP总量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按现价美元计算,2016年我国的GDP为11.20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而到建成现代化强国的2050年,根据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的测算,我国的GDP将达到49.85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的34.10万亿美元,届时我国将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就强在民主政治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主主要体现在政治文明的提升和进步上,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得到极大发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空前加强。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就强在精神文明强。精神文明既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特征。文明主要体现在精神文明的提升和进步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信仰、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空前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就强在社会文明强。建设高水平的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任务。和谐主要体现在社会文明的提升和进步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具有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优良的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平,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就强在生态文明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的提升和进步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标志着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文化得到弘扬,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基本到位,生态技术广泛运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生态健康安全型社会基本建成,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阔步迈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就强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上。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成果要惠及人民,使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感和安全感,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体现在通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和整体进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苏州勇当“两个标杆”,落实“四个突出”,奋力走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最前列,就是以区域率先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贡献。

查看原文
    1. 方世南: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刻内涵的主要维度
    2.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3. 实干苦干赢得未来
    4. 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5. 龚云: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6. 王立胜: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7.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维解读
    8. 深化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
    9. 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10. 探究十九大报告的深层思想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