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政治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2/14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孙庆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武器和科学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全新的时代视野,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武器和科学指南。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弄懂学通、学以致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基本精神和主要思想高度浓缩、集中体现在十九大报告中。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有关文化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研读十九大报告,可以从基本要义、理论架构、创新观点、政策取向等方面综合加以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些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观,其核心要义就是: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握住了这个核心要义,就把握住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本质和真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阐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六大”核心理念和“五大”基本方略。“六大”核心理念,即“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五大”基本方略,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六大”核心理念和“五大”基本方略,是密切关联、相互贯通、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形成了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框架,不可分割,也不可或缺。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还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关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的观点;关于“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观点;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观点;关于“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观点;关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观点;关于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的观点;关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的观点;关于“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观点;关于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的观点;关于要“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的观点。这些创新性观点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理论贡献和突出亮点。
  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政策对文化发展的指导和引领,围绕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十五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政策化举措,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指导性和示范性,务实可操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和结晶,应时代之运而生,随历史进步而长,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品格。今后,伴随时代发展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还会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逻辑,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普遍规律。

查看原文
    1. 继续深化改革要 牢记“三个不能变”
    2. 朱佳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和意义
    3. 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中国逻辑”
    5. 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6. 杨德山:要坚持“党是领导一切的”基本原则
    7. 唐爱军:新思想的基本性质与价值意蕴
    8. 李永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9. 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 赵中源: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