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网站地图
专题研究
|
动 态
|
理论指导
|
学科建设
|
综合研究
|
研究机构
|
学 者
|
境外研究
|
地方史志
|
政治史
|
经济史
|
文化史
|
社会史
|
国防史
|
外交史
|
人物研究
新中国外交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对外关系史
多边外交史
与第三世界外交
民间对外交流史
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援助发展史
外交政策
和平发展道路
网站搜索
外交政策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推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切实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在海外的合法权益。
【查看更多】
外交大事记
更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四、提出“三个世界”战略思想
五、打破西方封锁新中国的坚冰
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七、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八、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九、全面阐述“和谐世界”理念
十、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日期简表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史
更多
·
寻求新型战略机遇
·
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探析
·
20世纪80年代中国体育外交的回眸与启示
·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对拉美的政策与实践
·
对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的再探讨
·
朝核问题与中国的对朝政策
·
中国参与区域组织安全合:基本模式与前景
新中国外交
更多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缘起、成就与发展
·
新中国成立以来领事保护的“国家特征”(1...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时代特色
·
王巧荣:中国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的角色担当
·
石善涛: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新中国东南亚研究机构的创设与变迁(1949~...
·
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中国与G20
对外关系发展史
更多
·
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对发展中缅关系的现...
·
冷战后中日关系中台湾问题的嬗变及影响
·
中印边界锡金段的历史由来与法律依据
·
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演化进程及响应战略研究
·
以色列与中国建交的历史考察
·
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双边关系演进及形成机...
·
东亚冷战视野下的中美关系
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史
更多
·
1951~1954年中苏造船股份公司的成立、管理...
·
1960年秋至1961年5月中国自加拿大和澳大利...
·
2000~2014年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网络结构特征...
·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波贸易对“一带一路”战...
·
中国与东盟反贫困合作路径研究
·
论21世纪以来中国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
中俄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合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中苏科技合作委员会述论(1954~1966年)
多边外交发展史
更多
·
多国解密档案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史的研究...
·
中俄印三角关系:理论、形成条件及其变迁
·
论新时期中国对中东国家的整体外交
·
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理念与实践的新发展
·
试析尼中建交过程中的印度因素
·
经济相互依赖:和平之路抑或冲突之源?
·
中国参与中东地区冲突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国际援助发展史
更多
·
中国对外援助医疗卫生机构的历史、现状与...
·
20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对尼泊尔援助问题探究
·
中国参与非洲公共卫生治理:基于医药投资...
·
抗美援朝战争战役指导的基本经验
·
中国医疗援非中的话语权建设问题研究
·
解析中国对外援助:一个初步的理论分析
·
中国援外战略转变探析
与第三世界外交史
更多
·
中国与亚非国家深化合作正当其时
·
从万隆会议看发展中国家合作趋势
·
建设更具南方发言权的世界新秩序
·
借万隆精神促国际体系变革
·
金砖银行:基于平等互利原则探索国际经济...
·
中印关于“谈判解决”印度在藏特权问题的...
·
新兴力量运动会的缘起与中国和印尼的关系
民间对外交流史
更多
·
历史、现在与未来:中美民间外交与上海实践
·
民间外交的内涵与特征:以新中国的基本经...
·
新中国民间外交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中国非政府组织开展公共外交的成效、阻碍...
·
中非合作的基础:民间交往的历史、成就与特点
·
新中国民间外交思想的发展及其渊源
·
海外“保钓运动”缘起研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