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国防军事外交
坚持新型大国关系大方向不动摇
作者:刘建飞    发布时间:2016/06/13    来源:学习时报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刘建飞
  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如期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懈努力》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思路,为两国共同努力推进这个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事业提供了导航图。
  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以来,新型大国关系就成了中国对美外交的理念和努力方向,美国奥巴马总统及许多外交高官也都一定程度地表示接受这个理念。然而,三年过去了,中美关系仍然是在合作与竞争中跌宕起伏,虽然两国合作不断加深,亮点纷呈,但是竞争的一面不仅未见弱化,甚至还让人们不时提心吊胆,为双边关系会否掉进“修昔底德陷阱”而捏一把汗。就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议召开的前几天,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上,中美军方代表唇枪舌剑,其“吸睛”效果不亚于甚至超过前者。许多人担心,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否会半途而废。更多的人疑惑,中美关系到底会走向何方。中美之间一定要上演“大国政治的悲剧”吗?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明晰地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的立场:“无论国际风云变幻,我们都应该坚持这个大方向,毫不动摇为之努力。”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发展大国和守成大国,双边关系不仅直接影响两国人民的福祉,也影响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关涉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因为如此,推动两国关系良性发展,应当是两国负责任的政治家、战略家的努力方向,而新型大国关系则为双边关系良性发展提供了既切合两国实际又顺应时代潮流的关系模式。所以,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就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只要这个大方向是正确的,就应当勇于担当,毫不动摇地为之努力。
  明确了努力方向还不够,还需要指明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路径。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针对中美关系存在的症结,指明了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首先是增强战略互信。建立战略互信,始终是大国关系中最难解的问题,对中美这样两个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明文化、发展阶段、安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的大国来说,就更加困难。“现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推进,各国利益紧密相连。零和博弈、冲突对抗早已不合时宜,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成为时代要求。”这为大国战略互信提供了现实基础。所以要“防止浮云遮眼,避免战略误判”。为此就需要通过经常性沟通,积累战略互信。大国战略互信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地积累,从量变到质变。
  其次是拓展互利合作。对中美两国来说,合作共赢不仅仅体现在发展、安全、全球治理等可看得见的“显性”共同利益上,更体现在不冲突、不对抗这样平时感觉不到、一旦失去则会颠覆双边关系的“隐性”共同利益上。
  再次是妥善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之间一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分歧,而且还不时出现敏感问题,处理不好会激化双方的矛盾,恶化两国关系的环境,甚至会被某些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利用来谋取私利,从而加大两国走向冲突、对抗的风险。中美双方应遵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原则,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以务实和建设性的态度来管控分歧和敏感性问题,避免双边关系受其干扰。
  最后是加强两国在亚太事务上的合作。伴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亚太地区已经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而中国身在亚太,更是将亚太地区视为同国家安全与发展都息息相关的“家门口”。在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下,亚太理应是中美合作的大平台,而不是冲突对抗的竞技场。在全球化时代,包括中美在内的亚太各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也都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因此,中美和亚太各国都应是地区繁荣和稳定的建设者和守护者,都可成为合作伙伴。作为致力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中美两国,应当在亚太努力培育共同的“朋友圈”,而不是拉帮结派,搞排他性、有违时代潮流的“集团政治”。

查看原文
    1. 定位中美关系,一言难以蔽之
    2. 走好中美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路
    3. 领袖外交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4. 中英携手示范“新型大国关系”
    5. 专业和厚道是大国交往之道
    6. 刘建飞: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加油
    7. 高祖贵: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形态逐步显现
    8. 习奥会:引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拾级而上
    9. 一步一个脚印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10. 张文宗: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迈上新台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