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国防军事外交
专业和厚道是大国交往之道
作者:龙永图    发布时间:2015/10/23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     ) 关闭窗口
  对于世界来说,大国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因此,大国之间怎样打交道很有讲究。这里谈谈自己的感悟。
  各个国家在交流合作中的确存在一些实质性分歧,但有时是由于双方沟通不畅而产生误解,结果打了堂吉诃德式的冤枉仗,不仅耽误了务实合作的开展和重要分歧的处理,而且恶化了双方合作的气氛。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还容易误导双方的舆论和公众,使本来不难解决的问题复杂化。大国之间打交道不是简单的事,需要很多政治智慧。其中,有两点交往之道值得重视:一是厚道,二是专业。今天,在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体系下,大国之间的交往应本着厚道、专业的精神,致力于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所谓厚道,就是心怀善意,看待大国关系时多看大局、少盯分歧,在大国交往中相互尊重、聚同化异、管控分歧、增进共识。大国具有大的经济体量,“大块头”之间的交往必然是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做到厚道,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话的人,官员也好、专家也罢,不应为了迎合选民或部分激进民众,或为了其他什么目的,而抛出一些奇谈怪论,哗众取宠。有些对大国分歧的过度解读甚至恶意曲解,往往会使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激化或升级。而大国之间一旦出现冲突,不仅不利于大国本身的发展,还可能影响整个世界的和平发展进程。大国应秉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负责任态度,在意见不一致时多往好的方面想,不以最坏的选项误读对方的意图;按照国际规则,以真诚的态度和有效的举措尽量把不同意见统一起来,力求双赢的结果,化戾气为祥和。
  大国之间的交往,还应做到专业。专业就是首先把事情搞清楚,把要解决的问题弄明白,从专业的角度认知准确,再去寻求解决办法。否则,谈判起来就会出现“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情况。在谈判桌上,强硬是最容易的,一是可以在政治上得分,二是不用做功课、不用研究问题。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强硬往往是没有效率的,无助于解决问题。更有效的办法是从专业的角度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利弊权衡,在此基础上找到趋利避害的办法。有些阴谋论者动辄怀疑对方在整自己、要搞垮自己、会威胁自身安全,而没有对实际问题加以认真分析研究,更不可能实事求是地讲话。很多时候,一国的某个举动并不会从根本上触及另一国的利益,而有可能是符合双方共同的改革方向和发展需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与其避开所谓的“陷阱”,不如把挑战转化为机遇,倒逼自身发展问题的解决。没有进行具体研究就发出反对的声音,是不专业的表现。
  总之,在大国交往中,只要双方都能够厚道一点、专业一点,很多事情就能得到解决,就能更好地打交道,防止很多误判,逐渐建立彼此的信任。应当看到,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国本身,也有利于全世界;不仅有利于今天的人民,也有利于子孙后代。

查看原文
    1. 定位中美关系,一言难以蔽之
    2. 走好中美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路
    3. 坚持新型大国关系大方向不动摇
    4. 领袖外交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5. 中英携手示范“新型大国关系”
    6. 刘建飞: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加油
    7. 高祖贵: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形态逐步显现
    8. 习奥会:引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拾级而上
    9. 一步一个脚印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10. 张文宗: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迈上新台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