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国防军事外交
中美日三角关系向何处去?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4/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日本首相安倍正对美国进行为期8天的访问,涉中话题如影随形,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美日三角关系的现实。
  日本国内及部分国际舆论对安倍访美的报道和评论中,对华“牵制”或“遏制”的字眼屡见不鲜,似乎联手“牵制”中国成了安倍访美期间双方的主要议题。
  从官方话语看,“牵制”或“遏制”不可能进入日美对华政策表述。但从意愿和实践看,两国对华政策中都有这方面的成分。这一成分到底占到多大比重,因时因事而异。目前,安倍要突破战后国际秩序对日本的束缚,使日本成为“正常国家”,选择靠渲染“中国威胁论”来制造舆论基础;奥巴马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维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拉日抑华成了政策选项。通过强化同盟关系来平衡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在这方面美日可谓一拍即合。
  即便如此,尚不能说对华牵制或遏制已成为美日对华政策和美日同盟的主导因素和压倒性考虑。当今的亚太和世界,无论是中美关系还是中日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使得政策目标和选择不能是一种非黑即白的界定、一种敌我分明的划线。美国对华抱有战略疑虑,担心中国崛起挑战美国的霸权,但又不得不同中国在许多领域搞合作;安倍固执地参拜靖国神社,拿“中国威胁论”说事儿,但又不愿同中国完全撕破脸,还是要寻求同中方的接触。这是一种典型的对华两手政策。
  美日都在施行两手对华政策,不过中美日三角关系本质上并非是美日两家对中国这样一种简单的“二对一”关系。美国对日本是“利用加限制”的关系,是一种“用人靠前,不用人靠后”的实用主义,有时日本会担心美国与中国搞绕过日本的“越顶外交”;日本表面上对美国“言听计从”,但借美国“卵翼”而坐大的想法一直存在,安倍修改和平宪法的企图中就有这样的考虑。
  长期以来,中美日的力量对比和互动关系深刻影响着亚太地区的格局演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依然是影响亚太战略环境的重要变量。中美日三角关系中三边之长和力度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其中,中美关系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分量超越美日关系,对日关系在中国亚太和全球战略中的分量较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所下降,这一趋势十分明显,并将继续发展。对比来看,中美关系大大超越双边关系的范畴,具有越来越大的全球意义,中日关系则主要具有地区意义。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美竞争与合作并存,战略竞争不会淹没务实合作,日本在中美之间渔利的空间不太大;美日同盟关系仍然基本牢固,美国对日本战略约束的大小主要看中美关系的态势,中国做不到要美国不顾对日同盟关系而完全占到中国一边;在中日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美国把日本当做对华战略“棋子”并不能改变中国崛起的趋势和路径。
  中美日就是这样一种复杂而重要的三角关系,其复杂性决定了不能用简单化的方法来处理,其重要性决定了三国需要极其慎重地来应对。在中美日三角关系中,“零和”游戏将是最具杀伤力的。相反,合作共赢的思维最能引导这一三角关系形成良性互动。
  安倍的美国之行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审视日本和美国如何看待和处理中美日三角关系。
  (作者为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查看原文
    1. 俄媒分析“中美俄大三角关系”
    2. 中苏分裂后中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1961-1965)
    3. 中美会谈与越美和谈——兼论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越三角关系(1971—1972)
    4. 民间智库对日本对外政策制定的影响
    5. 日本加入TPP谈判前夕的国内大争论
    6. 胡伯项 刘雨青:日本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及其借鉴
    7. 战后七十年 中日关系何处去
    8. 看待中日关系出现新变化的几个视角
    9. 坚持正确历史观开创人类美好未来
    10. 日本负有销毁遗弃化武的责任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