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网站地图
 
专题研究 | 动 态 | 理论指导 | 学科建设 | 综合研究 | 研究机构 | 学 者 | 境外研究 | 地方史志 | 政治史 | 经济史 | 文化史 | 社会史 | 国防史 | 外交史 | 人物研究
科教兴国   精神文明史   思想政治工作史   群众文化建设史   教育史   科技史   文学艺术史   体育史   文化建设   文化发展规划  
  网站搜索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作出如下决定。 [查看更多]
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将科学技术向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查看更多]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进展
 学术史 更多
· 程中原:参加《国史稿》编写工作...
· 邓小平“争论”和“不争论”思想研究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学批判与学科...
· 2011年中国史学界热点一瞥
· 黄仁宇的“立”字观及其在中国史...
· 中国现代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 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文化建设 更多
·新中国文化建设大事记
·新世纪新阶段“文化援疆”促进边疆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治理经验及时代运用
·中国新文化的基本品质与历史进程
·新时期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启动
·论中国共产党科技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双百人物
 科技史 更多
·中国科技管理组织结构发展研究
·“581”组与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起步
·科技投入结构、改制对科技产出的影响研究
·中国科学基金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探索与实践
·科技“大跃进”对新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影响
·技术科学思想与“十二年科学规划”
·新中国成立后党加强对科学事业领导的实现过程
 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史 更多
·中国军事出版行业格局与传播绩效分析(199...
·我国外宣图书译介出版的变迁及阶段性特征
·中国图书海外传播的体量、地缘与主题研究...
·1950年代苏联图书馆事业对中国的影响
·曲折与前行:新中国前30年古籍整理历程
·新闻出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理...
 群众文化建设史 更多
·《中国历史小丛书》:关于新中国“十七年...
·“大跃进”时期浙江支宁移民档案述略
·“焦裕禄在1966”:宣传学习情境的历史解读
·识字的用途----论1950年代的农村识字运动
·“灰皮书”、“黄皮书”在知识青年“上山...
·集体化时代电影进村与乡村话语革命化
·试论建国初期新中国开展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史 更多
·内地西藏班(校):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壮举
·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演进历程及其...
·近三十年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发展进程的理论阐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范式及演进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新中国初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考察...
·中国青少年价值观的变迁(1987~2015)
 体育发展史 更多
·中国竞技体育社会责任历史回顾与当代审视
·近30年我国体育赛事研究概述
·我国计划体育向市场体育转型的发展研究
·经济增长背景下社会体育文化发展的国民幸...
·中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变迁历程及启示
·论中国当代学校体育改革价值取向的转换
·中国体育电影的演进探析
 文学艺术史 更多
·苏联经验与新中国美学发生的史与思
·《文学评论》六十年:一段学术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意识形态视野中的音乐电影
·论20世纪60年代初的文艺思想与政策调整
·从民间到舞台——建国初期(1949~1966)潮...
·从旧艺人到新演员:建国初期“戏改”中戏...
·“思接千载”和“与时俱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