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经济生态
拓展人口学研究的空间维度
作者:张杰 张清俐    发布时间:2014/12/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体:(     ) 关闭窗口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大规模人口迁移流动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人口迁移流动与周围的地理空间联系紧密,掌握人口的空间分布、迁移的空间特征、空间关联结构等对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如何挖掘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则是当前人口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凭借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处理能力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有学者表示,GIS通过对人口数据的挖掘和深加工将进一步拓展人口学研究领域,有望成为人口学研究新的增长点。与之前的研究工具相比较,GIS在人口学研究中有哪些独特的意义和价值?GIS如何应用于人口学研究?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为分析人口现象提供可视化平台

  科学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目标人群的总量结构和变动趋势,可靠的人口数据和分析不可或缺。“GIS可以进行空间数据采集、自动实现人口数据空间地址编码、数据分区汇总统计、查询分析、制作各种专题图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何雄介绍说,不仅如此,GIS与人口信息相结合,通过对人口分布的各种形态、人口在空间的运动规律以及制约人口分布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还能够对人口空间分布的演变趋势作出预测。

  与传统人口学研究工具相比较,GIS呈现出新特征。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米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GIS为分析人口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与时空变异特征提供了可视化的技术平台。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看来,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GIS可以对人口的空间变化过程进行定量描述,实现空间统计分析、模式识别和间接估计。

  正如米红所强调的,GIS是使人口学三个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的分支领域(数理人口学、空间人口学与人口地理学)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此外,GIS利用空间维度拓展人口学与其他社会科学联系的渠道,空间人口数据分析成为空间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了人口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学科地位。

  揭示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特征

  近些年,我国各大中城市逐步构建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人口GIS),取得了广泛应用效果。“最突出的应用是将其作为人口普查的重要辅助工具和普查成果。”王广州告诉记者,GIS在人口空间分布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地关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其结果则应用于对道路、交通、学校、医疗机构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规划。

  何雄介绍说,将人口GIS中的空间信息与人口信息进行交融,利用GIS中的许多模型和分析方法进行人口专题数据的挖掘和深加工,人口GIS可以进行常规人口统计、历史人口数据对比分析、人口时间序列预测,人口地理空间分析、空间查询与人口动态空间预测。而人口地理分布与流动模型建立等,是人口地理分析与辅助决策的重要工具。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封志明基于GIS开展了对人口分布格局、人口发展功能区等研究,建立了涉及5个主要指标、24个辅助指标和120余个基础指标的统一的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分区GIS模型,实现了对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关系的定量表述。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孙希华则采用GIS对人口重心迁移进行定量研究。在他看来,将人口重心迁移轨迹制作成图,有利于直观反映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的方向和趋势以及人口再分布的活跃程度。在此基础上,揭示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特征和原因,为制定人口发展政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未来,我国人口学研究可将GIS应用于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米红表示,尤其是运用GIS,通过对各个省(市、自治区)不同区域城乡一体化的人口规模、文化程度、流动迁移和人口活动的强度、频度等指标的分析,挖掘其动态发展变化的各种模式,形成对不同城市或城市群的人口容量进行系统仿真和评估的先进可视化分析工具。

  数据获取难、成本高等问题亟待破解

  GIS有助于提升人口学研究能力。有学者表示,不断成熟和完善的GIS技术,可将人口地理学工作者从繁琐的数据搜集、整理中“解放”出来。

  然而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有一些研究瓶颈亟须突破。米红提出,目前我国人口GIS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GIS数据获取难、成本高。如有GIS的数据支持,GIS在人口学研究中将拓展其应用,这既包括传统人口统计数据(普查、微观调查数据)的空间化处理;也包括大数据时代的联系与融入、通过个人与车载设备等的GPS数据反映人口流动、基于互联网的各种交易数据反映人口活动信息强度与频度、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反映人口密度与环境变迁等。

  王广州也表示,目前的障碍和困难主要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国情普查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共享,大数据实时分析能力和不同地理要素、不同数据来源的基础信息标准化和数据的融合。下一阶段须提升基础信息的实时大数据获得和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推动基础信息的标准化,并实现其快速、有机融合。

  在研究方法上,人口GIS也面临突破。米红说,这主要指空间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掌握与应用问题,目前多数研究仅仅是利用GIS软件实现人口分布的可视化或是人口重心变动的简单分析,但研究深度不足,并存在一定研究难度。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张杰 张清俐


查看原文
    1. 中国需要重新建立“人口学”
    2. 当前人口学关注的四大热点问题
    3. 我国人口学发展亟待强化学科认同
    4. 人口学家顾宝昌:我国须正视史无前例的人口挑战
    5. 人口学视野下的婚姻家庭研究
    6. 国家社科基金推动人口学发展
    7. 2012年人口学研究:致力于更为科学地把握中国人口发展前...
    8. 以社会体制改革创新支撑经济转型升级
    9. 穆光宗:区别对待、分清三种类型的人口老龄化
    10. 深入研究新发展理念的政治经济学内涵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