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和鲜明特征,新媒体也理应成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进一步发挥出新媒体技术和平台优势,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提供强大正能量和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
一、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新媒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空间。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的新时代,网络为反映民意提供了更多渠道和选择,新媒体也成为员工满足精神需求的一大途径。在企业中,传统的媒体和媒介已无法满足员工群众对企业立体化的信息需求,而QQ、微博、微信、手机报、微电影、微党课的相继出现,以海量的信息资源和丰富多彩的形式,给员工群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新媒体已成为员工群众获取信息、表达诉求的重要载体。实践证明,采取“互联网+党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等模式,以员工群众视角为切入点,采用视频、音频、图片等时尚元素为点缀,把党的理论政策、企业改革发展部署转化为员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更易于员工群众接受,也更容易引起员工群众的共鸣。
新媒体是思想沟通交流的新平台。在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宏观环境下,企业的体制机制、利益格局等均发生了深刻变化,愈是在改革攻坚、发展提质的情况下,愈是要凝聚员工共识。传统的企业与员工群众的思想沟通和交流,主要是采取集中宣贯、自上而下、你讲我听为主导的模式,这对于当前思想多元、个性鲜明的80后、90后员工来讲,针对性和适用性明显不足。而QQ群、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兼具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性,互动性极强,员工群众与企业组织可以平等、自由、快捷地交流沟通,能够实现思想教育由“说教式”转变为“启发式”、“集中式”转变为“分散式”、“静态式”转变为“动态式”。利用微电影等新媒体,让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现身说理,可以把大道理转化为身边的小道理,拉近理论和群众的距离。
新媒体是基层舆论引导的新阵地。企业在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困难挑战诸多,一方面企业改革发展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创业也面临着员工群众困惑和疑虑的声音,内外部舆论相互交锋、多元思想共存是企业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而新媒体在承担“明辨是非、解疑释惑、连接内外、统一共识”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国有企业党组织要进一步宣扬主流思想,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设计、制作、加工、生产正面“宣传产品”,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让改革发展的目的、意义、路径、措施深入人心,把取得的成功经验,履行政治、经济、社会责任的方法和成效,以及员工群众战寒冬、创效益的精神状态加以广泛传播,用主流引导多元,营造出良好的基层舆论生态环境,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二、如何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用好新媒体
国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用好传统媒体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好新媒体的作用,二者要相辅相成。目前,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经常运用到的媒体形式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宣传栏、板报等传统媒体。相对新媒体,传统媒体有许多不适应。如新媒体在信息发送和接收方面几乎不受任何时间、空间限制,传播受众还能够将想要反馈的信息即时发送给信息发布者,从而实现了宣传工作的双向互动。
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服务中心、顾全大局”,其中,改革发展是国有企业的中心工作,和谐稳定是国有企业压倒一切的大局观念。过去,国企宣传以传统媒体为主要途径,其特点是封闭、单向传播,其优点是宣传报道权威性强,宣传内容易控制和审查,保密性较好。新媒体产生后,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宣传封闭系统,其开放性、互动性强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必然会产生宣传内容难以严格控制和把关的问题,加之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如何在第一时间内应对并挽回影响尚需进一步摸索,故很多国企领导对于是否要全面运用新媒体开展企业宣传工作仍持审慎的态度。
那么,企业如何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用好新媒体?
一是掌握受众群体分类的问题。从信息需求、知识结构和管理层级来看,国有企业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受众,一类是高管和核心管理、技术人员,以下简称为高管类受众;另一类是中、低级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以下简称为员工类受众。高管类受众居于企业高层,总体来说信息渠道多,信息面广,他们对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等类别的信息比较感兴趣。同时,高管类受众较员工类受众而言一般年龄偏大,工作经历比较丰富,思维比较成熟,更习惯于接受传统媒体宣传,对新媒体的认可度不高。故针对高管类受众,以传统媒体中的报纸、杂志为主要媒介,辅之以新媒体中较为简单的手机报之类进行宣传较为恰当。员工类受众一般来说年纪较轻,工作经历简单,思想比较活跃,更乐于接受生动、形象、互动性强的宣传方式。因而,采用微信、微博、QQ 等新媒体方式进行宣传可能更为适合。
二是从不同类型的宣传内容来看,企业中的一些会议、领导来访等动态消息或简讯,宣传要求重点及时。故利用手机报、微信或微博等新媒体宣传能够第一时间将信息发布到接收者。对一些经验性消息或综合性消息进行宣传时,在满足及时性要求的同时需要进一步讲清道理,则通过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报道可能更为合适。对于人物通讯或事件通讯类的宣传,宣传要求有感染力或冲击力,采用数字多媒体如微视频或微电影方式可能更有利于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思想和事迹,对于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局也更容易交代。对于总揽全局性的社论、专栏、调查报告、综述性文章等宣传,基于其思想性强、理论性高的特点,采用传统媒体中的报纸或杂志进行专题深度报道可能更为适合。对于一些高度凝练的企业文化、安全环保要求的宣传,横标、板报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创新分类宣传手段,不仅可以使思想宣传工作更有针对性,而且可以取长补短,克服各自在企业宣传方面的一些不足。新媒体有助于强化宣传效果,降低宣传费用和成本,同时,还有助于使思想宣传工作深入基层,真正实现宣传工作为企业发展服务,为企业员工服务,为营造企业和谐环境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