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经济生态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对冲部分国企“拖后腿”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26    来源:证券日报
  字体:(     ) 关闭窗口
  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前10月国企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6.3%。作为推动经济主动力的国企,其营收利润等方面持续下行是不是预示着中国经济增长将进一步失速?
  从数据来看,回答似乎是肯定的。财政部公告原文显示,石化、石油和建材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钢铁、煤炭和有色行业继续亏损。这些行业曾经是中国经济的命脉,如今不但不能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缓解做更多贡献,有的反而陷入“拖后腿”的情境;确实让人感到悲观。
  不过,公告原文还显示,前10月,交通、电力、电子和轻工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此前的相关数据也显示,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稳定上升,而且作为先行指标,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数值与前值持平,出现企稳特征。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力量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而这种“由重到轻”的变化正是经济结构调整所努力的方向。并且,在这一转换过程中,经济增长的失速是正常的、是在预期内的,而宏观经济政策的种种创新和组合,都是尽最大可能使这一失速不造成对经济体本身更大的伤害。
  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为《经济学人》年刊《世界2016》撰文所述,“本届政府没有推行量化宽松,也没有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的措施,我们作出了推动结构性改革的抉择”。这一“推动结构性改革的抉择”使得决策层不得不直面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实质,选择以时间上相对的缓痛换取结构性改善的长远利益。
  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创新与国内的各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正在逐步显效,中国“避重就轻”的经济格局还在逐步确立中,“一个大幅度增加创新驱动和消费拉动力的可持续增长新模式”正在崛起:服务业已占到中国GDP的一半,实现对制造业的反超且升势不减;“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力争推动制造业与高新技术融合,不断提升品质和竞争力;伴随消费升级,消费潜力释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努力扩大开放,参与国际经济治理。通过一带一路规划建设实现国际产能合作,参与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之路基金、金砖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互联互通建设,实现合作共赢,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世界给中国的机遇,也是中国给世界的机遇。

查看原文
    1. 国企自主创新的制度困境与优化路径
    2. 国企腐败,三个环节成了爆发区
    3. 对国企全面“体检”
    4. “上下结合”推进国企“混改”
    5. 黄群慧:“上下结合”推进国企“混改”
    6. 国企主动改革意愿决定“混改”进度
    7. 国企混改还需越过几道坎儿
    8. 国企分类改革怎么改:商业类、公益类国企,都要与市场经济融合
    9. 人社部:调整国企领导过高收入 不会引发降薪潮
    10. 如何破解国企领导“既当高官又拿高薪”之弊?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