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012年净出口贡献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制图:张芳曼 核心阅读 ■净出口贡献率这一概念只有统计意义,没有经济意义。用这个指标来衡量,会低估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通过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能够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净出口贡献率只有统计意义,没有经济意义 随着外贸进出口更加平衡,净出口贡献率降低或为负,或将在未来几年成为常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4.78万亿元。其中,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8%,投资贡献率为50.4%,净出口贡献率为-2.2%。 一些人认为,净出口贡献率为负,意味着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的,外贸拖了经济增长的后腿。这种看法对吗? 根据经济学理论,一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可分解为总投资、总消费和净出口(包括货物出口及服务出口)三个部分。净出口是指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指净出口增量与GDP增量之比,即: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净出口增量/GDP增量×100%。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余淼杰认为,净出口贡献率为负,只是说明当年的净出口增量(即贸易顺差)少于上年。这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十分微弱。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至2012年我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为9%,最低为-44.8%,而GDP增速均超过7%。净出口贡献率的大幅波动,并未造成我国经济增速的大幅波动。 净出口贡献率的波动,只是与我国对外贸易的走势密切相关。 2008年,我国出口居历史高位,进口增速相对较慢,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外需疲软,当年贸易顺差大大小于2008年,净出口贡献率降为-44.8%。2010年,全球经济开始好转,我国出口回暖。由于2009年净出口处于历史低位,当年净出口贡献率达到7.9%。2011年虽然出口形势总体平稳,但因进口回升很快,当年净出口贡献率为-5.8%。2012年净出口贡献率为-2.2%。 “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一概念只有统计意义,没有经济意义。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负,并不表明对外贸易拖了经济增长的后腿。”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这位负责人认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引擎,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发展到出口和进口并重的新阶段。今后,随着进出口更加平衡,外贸顺差将进一步减少,净出口贡献率降低或为负,或将在未来几年成为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