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政治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15    来源:求是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韩庆祥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这一重要论述,对全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战略思维能力是领导干部核心能力和素质的集中体现。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有“战略头脑”,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一个政党的执政业绩与施政方略紧密相关,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与战略运筹密切相连。善于进行战略谋划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制胜法宝。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总是及时抓住战略机遇,明确提出战略任务,适时实现战略转变,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一个又一个胜利。当前,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许许多多重大问题需要进行战略谋划。当今国内外发展态势日趋复杂、不确定和风险因素日趋增多,要准确判断形势并作出科学决策,争取主动,迫切需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领导干部只有具备战略思维能力,才能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总揽全局、深谋远虑,才能及时提出战略任务,从而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要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增强工作的原则性。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要坚持工作的原则性。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风险。要克服这些困难、战胜各种风险,关键在于增强工作的原则性。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随意散漫,放任自流,甚至违反党的原则,使我们党的政治原则被弱化、政治纪律被破坏、政治生态受到污染,进而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增强工作的原则性,从根本上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做人做事底线,保持坚守原则的定力。
  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要对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系统谋划。在工作中,一些人缺乏系统思维,要么没有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么没有整体观念、顾此失彼,从而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善于从系统上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注重各要素之间的协同、配合,注重从整体上解决问题。
  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也要进行科学预见。我们将要踏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新征程中将会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要抓住机遇、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科学预见是关键一环。这就需要高瞻远瞩,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我们做一切工作,都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我们求的不是一时之效,而是长远之效。
  增强工作的创造性。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还要富有创造性,就是要对事物做全新思考,对结构做全新调整,对工作做全新谋划,力求寻找新思路,打开新局面,开创新境界。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党员干部工作缺乏创造性。比如,一些地区和部门还没有从要素驱动和投资规模驱动真正转向创新驱动,达不到实现“强起来”所要求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工作的创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既要遵循客观规律,也要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查看原文
    1. 着力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定力
    2. 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战略思维与感召力
    3. 彰显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的战略思维
    4. 运用战略思维谋划全面深化改革
    5. 提升战略思维能力要从把握“四性”下功夫
    6. 任立亚:“四个全面” 是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
    7. 董振华:领导干部要着力培养战略思维能力
    8. 着眼全局的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
    9. 金融改革需要战略思维
    10. 以战略思维系统谋划“十三五”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