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GuDuo骨朵编辑部
文|宝珠
时隔三年,原创网络动画《雾山五行》终于上线第二季了。
《雾山五行》第一季上线于2020年7月,但关于这部作品的故事要从2014年说起。那时总导演林魂创业失败,带着遗憾的他回到了老家浙江衢州。在经费告急、缺少人才的情况下,六个人的团队用三年的时间创作出仅有三集的《雾山五行》。
该动画以具有中国特色的上古时期为故事背景,讲述了玄幻世界中拥有阴阳五行特殊能力的五行使者与妖兽缠斗,经历万难守护人间的故事。在已经播出的第一季中,故事主要围绕前任火行使者闻人翊悬寻找小麒麟展开。
就目前播出的内容而言,故事脉络和人物的走向也还没有完全展开。即便如此,《雾山五行》前4话(含第一季)的累计播放量,还是凭借“丝滑”的打戏达到了2.3亿次。
能够得到粉丝的认可,对林魂来说是最大的意义。就像《雾山五行》两次上线都赶在7月26日这天一样,“没有刻意安排时间,这个日期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正是《雾山五行》诞生的日期,也是林魂通过作品与粉丝重聚的一天。
如何表达“复杂的”
《雾山五行》的世界观是宏大的,既有对何为善恶的探讨,又有对“人物”怎样与宿命抗争的思量,还有对如何重建秩序与平衡的描写。但受限于时长篇幅和制作团队人数,目前的剧情还没有完全展开,林魂和团队表示在创作之初就设计好了整个故事。“我们会根据自己本身的制作条件和能力来决定我们要做成什么样的作品。”就像在角色塑造与剧情设置这两个方面,林魂会围绕角色各自的阵营和立场进行故事编排,这样的设计对于他来说既复杂又不复杂。
比如“秩序守护者,打破了秩序”这一充满戏剧张力的设定。
原本五行、妖兽、人类三个阵营保持着平衡,拥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力量的五行者是“雾山世界”的秩序守护者,他们镇守妖兽才得以让山民平安无事。
但这种平衡在前任火行者闻人翊悬私自开启巨阙神盾,导致小麒麟走失之后被打破。秩序的离散产生了以武制乱或以武止乱的结果,环境的变化为正义、仁爱的登场提供了绝佳的表现舞台,而秩序失衡也标志着人与妖的战争一触即发。
再比如,对什么是善与恶、什么是强者与弱者的探讨。
闻人翊悬拼死抵抗、保护的人类中,既有山婆、羽青这样代表着善的人类,也有地膳村八兄弟这样为了欲望作恶的人类。
人类为了治病,可以在不伤害小麒麟的情况下使用“麒麟片”,但瘟疫退去后地膳村八兄弟对小麒麟的持续伤害绝不能原谅。动画中看似是嗔兽兴风作浪,实则是利益之间的冲突,绝非严格意义上正义与邪恶的冲突。
正如林魂在知乎回答“如何评价《雾山五行》”这一问题下所说,“我们不想做绝对的恶和绝对的善,那样观众的思考性会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林魂还有很多这样的“包袱”埋在动画中。比如为了让兄弟血妖可以活下去要冲出封印、为兄弟报仇可以苦练十年的焦尾;虽贪婪却深爱儿子、虽爱抱怨却没有临阵退缩的六叔······
林魂最想表达的,是当原本美好顺利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任何人都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当并非所有人都能挺过这样的伤害时,不论是主角或配角,他们一定会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处理态度。而丹青兄弟和六叔的故事,也是希望引发观众对人性与真实的探讨。
此外,对于一部战斗番剧来说,如何平衡文戏与武术戏,且在《雾山五行》的制作人员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是他们必须学会攻克的难关。
在《雾山五行》的构思阶段,林魂和团队就基本完成了所有的故事发展。只是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他们会根据剧情、运营情况进行侧重。他表示,“文戏和武戏都是一点点地起步和跟进的,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比现在好。”
如何在动画中融合传统文化?
《雾山五行》中的水墨画风、武侠打斗是粉丝认为的中国动画标志,但拥有中国思想的内核才是林魂心中中国动画的精髓。一部作品要想包含中国叙事逻辑哲学等深层次东西,必然要追溯到传统文化当中。
“我们非常尊重先辈们的艺术作品,他们带给我们很多新的启发和思考,在传承文化特色方面会有很大的帮助。不过最大的困难点还是如何将当代的美术风格和动画这个载体融合并表现出来”。
对于林魂来说,武打设计就是这样的存在。动画中打戏不仅考验创作者的武术知识,也很容易因为画面不流畅导致拉胯。
因此,在角色使用的兵器上,林魂做了一些巧思。比如小安的手弩符合她没有经受过战斗训练的人物特点,而泽漆能够熟练、持续的使用弓箭则象征着她经受过专业训练和长期战斗,还有焦尾作为一个充满仇恨的独臂妖兽,林魂为他设计了一个非常重的兵器来展现人物……
在第四集焦尾和闻人翊悬的打斗戏中,林魂和团队使用到了中国武术当中的“力劈华山”“勾顶格挡”“提刀防御”“后仰闪避”等招式,这些招式的设计也源于人物的性格与战斗经验。
闻人翊悬作为战斗经验丰富的火行使者,面对焦尾的第一刀选挡不选躲,正是为了预估对手的实力来判断如何应对。紧接着闻人翊悬面对焦尾的继续攻击,选择了“提刀防御与俯身躲避”,则是为了“顺势转身袭面”攻击对方的眼睛,干扰视线,达到进攻的目的。
打戏最大的看点就是有来有往,苦练十年的焦尾也在打斗过程中使用披风干扰闻人翊悬,从而达到掩盖刀势的目的使出“抡刀下劈”。
在角色设计过程中,林魂和团队通过佛教三毒的“贪嗔痴”与现实生活中人性存在的要素相结合,创作了三大反派妖兽。
“嗔兽”被设计成孔雀形象,灵感部分来源于林魂带女儿去动物园的经历。孔雀很神秘,身上的色彩也非常靓丽,为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另外两个妖兽的设计则更加开放,不太会拘泥于某一种动物形象。包括地膳村八兄弟的名字,也是出自《穆天子传》中的八骏马,林魂根据每匹马的特色对人物进行了个性化设计。
在视效方面,“雾山”的整个地图在创作之初就搭建好了框架,在接下来的故事中观众也会慢慢看到更加庞大的“雾山世界”。与第一季围绕地膳村不同,第二季的故事背景主要为“雾山里”,因此会有很多不一样的色彩搭配和实物构造。
同时“雾山”是神秘的,与人类生活的地方需要有所区别。因此在这一季中,人物身上的服装设计也会根据地理条件和故事方向做一些优化和补充,比如小安的造型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此外,在画面上,林魂不仅要考量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的色彩,也要考虑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于是在创作五行家族的时候,基本还是基于五行本身对应的元素色彩。
“画面、故事的不足,靠时间沉淀和经验积累慢慢解决”
最初,林魂也担心过《雾山五行》的风格过于有特色,会导致观众的接受度不高。但随着作品不断地被认可,他打消了这份顾虑。“制作的难度比较大,如果市场不喜欢,我们可能真的不会再继续制作了。”他希望观众喜欢他们辛苦付出的作品,更希望观众能理性看待作品,不过分吹捧,也不过分踩踏,可以理智的提出建议。
不过,对于已经播到第二季的二维动画作品来说,比起评价高低,产能才是最大的问题。
一方面源自于《雾山五行》制作工序的复杂造成的漫长周期。作为一部国风水墨动画作品,基本用不到像三渲二(3D渲染二维动画技术)这样的制作方法和技术。所以对模拟国风和水墨,会选择脱离数字绘画技术,整部作品不论是灯光渲染还是动作分镜与人物、场景建模,都需要用真实的毛笔在宣纸上绘出水墨等相关画面素材。
另一方面则是整个动画行业都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由于动画创作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相比其他的绘画行业,其经济收益要来得慢很多,所以动画行业的人才相对薄弱。加之《雾山五行》国内以手绘方式制作二维动画且独具一格的泼墨风格让可以双向选择人才少之又少,以及六道无鱼办公地点处于远离北上广深杭这些动画核心圈的衢州,这些都是现实因素。
“目前我们的队伍已经突破十人了。”这对于林魂、《雾山五行》和粉丝来说都是值得高兴的事。
六年只有7集的体量,对任何方面来说都是考验。林魂作为创作者,也明白这样的更新速度势必会降低作品的热度,加速粉丝的流失。
“粉丝的流失是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的,因为我们已经拼尽全力在制作了。我们不会为了快餐而抛弃质量,所以不管怎样都要拿好的作品出来,必须对得起一直苦苦等待的观众和粉丝。”或许对林魂来说,他已经做好了“只服务一些人”,和在技术绚烂的动画市场中坚守情怀的准备。
也正是对粉丝和作品的重视,即使《雾山五行》在国漫圈的声势浩大,林魂依然保持着清醒与克制的态度。他告诉骨朵,虽然当前的作品还算满意,但好动画人是需要进步的。画面和故事的不足,未来在时间的沉淀、经验的积累下都会解决。
目前,林魂还并未打开海外市场的大潮,“雾山五行的重点还是以国内市场为主,首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中国的观众能够回忆起之前的种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希望能通过这样的一部作品能认识文化,重视文化,巩固文化。做到这些了相信我们的文化就能更好更顺利地走出国门。”正如他在知乎回复的那样,他希望自己能做到“知行合一”,在正确的位置做正确的事。
原标题:《《雾山五行》凭啥让粉丝等三年?丨对话主创林魂》
阅读原文